日前,《河北省志愿服務激勵辦法(試行)》(以下簡稱《辦法》)出臺并開始試行?!爸猿雠_《辦法》,是為了貫徹中央和省委的要求,順應我省志愿服務發(fā)展的要求,回應各地及社會各界的呼聲?!笔≈驹阜罩笇瘑T會辦公室主任田德鋒說。據(jù)介紹,經(jīng)過多年的發(fā)展,河北省已有500多萬名志愿者、24000多個志愿服務組織。他們活躍在全省城鄉(xiāng),圍繞講文明樹新風、扶貧濟困、應急救援等開展了大量各具特色的活動,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(12月14日《河北日報》)
對于志愿服務來說,我們其實有著一種比較復雜的情緒。一方面,志愿服務體現(xiàn)著一座城市乃至于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的高低,在這樣的過程中,我們似乎應該能夠感受到這樣的內(nèi)容,即,如果一座城市或者說一個社會有著高水平和層次的志愿服務,那就是一種文明的最好表達;另外一方面,志愿服務的層次和水平,到底應該如何才能夠提升起來,這或許,又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話題。而河北省出臺這樣的有關于志愿服務的激勵辦法,也就是能夠從實際行動上,采取法律手段讓志愿服務能夠進入到一個全新的軌道的努力。在這樣的努力過程中,我們能夠感受到這樣的一種侵襲。那就是,志愿服務的層次和水平,只有通過法律制度,才能夠飛得更高。
法律制度,能夠護航志愿服務的有效開展,尤其是能夠解決出現(xiàn)的后顧之憂。在志愿服務領域內(nèi),一個不容忽視的內(nèi)容就是,當志愿者出現(xiàn)各種意外傷害的時候,到底應該如何處理的問題。按照以往的經(jīng)驗,由于志愿服務的組織往往不能夠為志愿者提供更多的制度救助,在這樣的情況下,我們就需要能夠明白,只有采取法律制度,讓法律制度能夠為志愿服務護航,才能夠最終實現(xiàn)這樣的進程。對于志愿者來說,如果采取法律的形式,來規(guī)定志愿者的保險應該由誰來購買,沒有購買不能夠進行志愿服務等等細節(jié)的話,這樣的內(nèi)容就能夠有效解決志愿服務的后顧之憂,也只有如此,我們才能夠感受到法律制度對于志愿服務的一種有效的激勵效應。
法律制度,更是能夠助力志愿服務層次和水平的提升,尤其是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。當志愿服務出現(xiàn)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的時候,一方面,渠道變得更為寬泛,只有人們希望加入到志愿服務組織中,就可以實現(xiàn)這樣的過程。另外一方面,如此過程也就存在著更多的監(jiān)管困境。因為隨著人數(shù)的增多,這樣的困難也就會增加起來。那么,為了有效解決這樣的難題。筆者以為,只有通過這樣的法律制度,才能夠完善這樣的進程。既然如此,法律制度助力提升志愿服務層次和水平的過程,也就是體現(xiàn)在這樣的一個細節(jié)上,那就是,對于志愿服務來說,我們應該能夠通過法律制度的形式,進行這樣的演繹,而法律制度對于志愿服務來說不僅是一種保護,更是一種有效的刺激。
從這樣的意義上說,法律制度更是能夠?qū)崿F(xiàn)為志愿服務進行有效點睛的過程。更為重要的是,對于志愿服務的層次和水平來說,我們更是應該能夠體現(xiàn)到,所謂志愿服務,也就是提升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行為,而這樣的行為正是在法律制度的有效庇佑下能夠走得更遠。同時,這樣的志愿服務的層次和水平,也能夠提升整個城市的層次和水平,也就是能夠增強這座城市的文明指數(shù)。
成都文明網(wǎng)特約評論員 李亦然

